E+H恩德斯豪斯电极CPS41E是一款常用于水质分析的数字式 pH/ORP 电极,其维修与保养需结合电极特性和测量环境,以确保测量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。以下是具体内容:
一、日常保养要点
1. 电极清洁
常规清洁:
测量后及时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电极,去除表面残留的介质(如溶液、污垢、悬浮物等),避免污染物附着影响测量准确性。
若电极表面有有机物污染(如油污、生物膜),可用软布蘸取稀盐酸(5%)或专用电极清洁剂轻轻擦拭,再用蒸馏水冲洗;若有无机物沉淀(如钙盐、金属氧化物),可浸泡在稀硝酸(10%)中 5-10 分钟,冲洗后使用。
避免机械损伤:
电极的玻璃敏感膜和参比液接口(如陶瓷塞)易碎,清洁时需使用软布或海绵,禁止用硬物刮擦;存放和使用时避免碰撞。
2. 电极活化与浸泡
活化处理:
新电极或长期未使用的电极(超过 1 周),需先进行活化:将电极敏感膜浸泡在 3mol/L (KCl)溶液中 24 小时,使玻璃膜充分溶胀,恢复离子响应能力。
日常存放:
短期存放(1-7 天):将电极浸泡在 pH 4.00 或 7.00 标准缓冲液中,或专用电极保存液中,禁止干放(会导致敏感膜脱水失效)。
长期存放(超过 1 个月):可将电极从仪表上拆下,吸干表面水分后,套上装有少量饱和 KCl 溶液(确保陶瓷塞湿润)的保护帽,置于阴凉干燥处。
3. 检查与维护参比系统
CPS41E 通常为凝胶型参比电极(免维护型),但需定期检查参比液是否泄漏或干涸:
若发现电极尾部的凝胶泄漏,或陶瓷塞堵塞(表现为测量漂移、响应缓慢),可用蒸馏水冲洗陶瓷塞,或轻轻挤压电极使少量凝胶渗出,疏通接口。
若凝胶干涸,需联系厂家更换电极(凝胶型电极无法自行补充参比液)。
4. 仪表连接与校准
定期校准:
根据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,建议每周至每月校准一次。校准需使用新鲜的标准缓冲液(如 pH 4.00、7.00、10.00),按仪表说明书步骤进行两点校准,确保校准后误差在允许范围内(通常 ±0.02 pH)。
检查电缆与连接:
定期检查电极电缆是否破损、老化,插头接口是否松动或腐蚀。若电缆损坏,需更换原厂电缆(避免信号干扰);接口腐蚀可用擦拭。
二、E+H恩德斯豪斯电极CPS41E维修注意事项
故障诊断:
若测量值漂移、无响应,先检查电极是否干涸、污染或陶瓷塞堵塞,可通过清洁、活化尝试恢复;
若校准失败,需确认标准缓冲液是否失效(过期或污染),或电极敏感膜是否破损(破损需更换);
若显示 “电极故障",可能是电缆断线或内部电路问题,需联系 E+H 专业维修人员检测。
更换部件:
电极敏感膜、参比凝胶为核心部件,损坏后需更换整个电极(不建议自行拆解维修);
电缆、插头等附件损坏,需使用 E+H 原厂配件更换,确保信号传输稳定。
安全规范:
维修前需断开仪表电源,避免触电;
接触腐蚀性介质或清洁剂后,需及时洗手,避免化学伤害。
三、记录与管理
建立维护记录,记录每次清洁、校准、维修的时间、操作内容及电极状态(如使用时长、故障现象);
根据使用环境(如高污染、高温)缩短保养周期,一般建议每 3-6 个月全面检查一次。
通过规范的保养和维修,可有效延长 CPS41E 电极的使用寿命,保证 pH/ORP 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